
一句話簡介:用廚藝養活我和我的好兄弟~
雲橋邊有個食鋪,住在附近的小娘子們每天都要許下三個願望:
求菩薩保佑我——
再吃一甕酒釀甜瓜不會胖!
再吃一籠玉帶羅糕不會胖!
再吃一碗鲫魚肚兒羹不會胖!
雲橋食鋪的池小秋能掌勺,擅擺盤,精筵席,到了花信之年,登門求親者絡繹不絕。
住在隔壁的鍾應忱坐不住了,敲門問:你看我行嗎?
若幹年後,池小秋被問:嫁了一個狀元有什麽好處?
能寫招牌,能試菜!
炊金饌玉不足貴心得
文筆流暢的美食文。男女主失去父母,一路相扶逃難,原本是想投奔女主的姨母,沒想到姨母搬家了,兩人只好想辦法在柳安這個商業發達的城市中活下去。
女主擁有家傳的高超廚藝,從寄賣小吃、小攤子到小食鋪,一步步發展,最大願望是讓池家手藝發揚光大。
男主其實是大戶人家子弟,母子倆為父親不喜,在上京路上被劫殺,合理懷疑是父親下的手,因此剛出場時充滿陰翳、不相信任何人,但開朗的女主,用一片赤忱打開男主的心防。
雖然男主一心復仇所以拼命讀書想考科舉,但主線還是圍繞在女主練習手藝、發揚廚藝的部分,只有後段進京以後,比較著重在男主,女主戲分少。
而且作者好像不會寫大場面,因此大場面一律掠過,例如女主有兩三場廚藝比賽,作者都只講女主看別人的成品學到很多,然後講講女主的料理,重點完全放在女主身上;男主的科舉、復仇、官場權謀也都是從女主視角快速帶過,沒有太多描寫。
中間有幾段感覺作者不曉得是想寫出新意,還是寫了又後悔,例如男主原先是想進當地知名的書院,後來又安排當地大儒想收他為學生,但寫著寫著大儒就消失了,然後某一段就突然說男主進了書院,看得蠻錯愕的。
比較雷的點是女主的姨母,就是那種把自己覺得好的強加在女主身上的長輩,好心辦壞事那種,幫女主相親的橋段寫超長,看得好煩躁啊啊!
女主的師傅是作者安排的金手指,讓女主從小吃晉升到宮廷大宴等級,感覺是個有故事的人,但番外才會提及~
本文的料理不侷限朝代,因此從宋到清都有,有一些還假託是女主自己研發命名的,不過料理過程都寫的很吸引人,看得很餓~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