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創/古代穿越】6星大推/靈犀閣主《恰錦繡華年》心得


一句話簡介:多種願望一次滿足的古代穿越文

標籤推理懸疑古代校園輕鬆喜劇、熱血青春、群像文女強
首發晉江

字數236.3萬字

文案
【唯青春與同伴不可辜負,唯女主與男主不能招惹!】
最好的年華,最好的你。
最好我們在一起。

——就是一個面癱臉一本正經耍寶、跟著古人吃喝玩樂、最後扮豬吃虎嚇哭古人的故事。

主角:燕小七跟小夥伴們


恰錦繡華年心得

超級好看,書蟲心目中第一名,第一次看完後馬上重刷了二三四五六七遍!

想了很久要怎麼寫心得推薦,三言兩語不能解釋我對它的愛,完全可以開專文甚至寫論文!是它促使我往瘋狂沉迷原創的不歸之路走去。

女主燕七穿越到古代,展開了校園生活的同時,被捲入了連環殺人案,一邊過著熱血校園生活、一邊協助破解殺人案,吃吃喝喝順便找找大伯的好友之謎以及自己和弟弟的身世之謎。


背景
本文的時空背景是前有穿越前輩,因此許多設定現代到有點出戲,例如崇拜高大上的本朝是用五六十尺高的紅衫當皇城主街行道樹(這樣不會很擋陽光嗎?掉樹葉不會砸到屋子?),皇宮大到要坐馬車才能上去,錢多到天天辦大型活動(綜武),有星期制跟寒暑假,女子學院更是一定要有的。

這些設定都是為了劇情,忽略就好,不太會影響看文的感覺。


敘述方式
⚡先排雷:內文用到大量現代敘述,但僅在旁白或人物心裡吐槽,因此書蟲都當作吃了翻譯年糕,就像電影英翻中會用很在地的口吻翻譯。

例如:
  燕子恪個大神經病!麻痹有馬不讓騎,非得拉著老子坐船回衙門!哈——Q——你看你看!傷風了吧!真是日了狗了!

   喬知府忿忿地甩了把鼻涕,整理今兒的案宗去了。

如果有人物「說出」了現代辭彙,他們一定會表示是從穿越女主那邊學來,不會有古代人突然講現代語。


而在正經場合,敘述方式就偏古風,例如:

    馬車一路穿街過巷,見許多人家門戶上貼了什麼張天師像、五毒畫亦或是倒貼著的用彩紙制成的各色各樣的小葫蘆——這種講究叫做泄毒氣,端午之前就貼上,到了初五這天揭下來扔到街巷中,稱為“扔災”。

    途中若經廟觀,還會有僧道向行人布施經筒輪子和闢惡靈符,尼庵里也貽贈女尼們巧手剪制的五色彩箋,皆作蟾蜍、蜥蜴、蜘蛛、蛤蟆和蛇等狀,拿回去貼在門楣上,可厭毒蟲。

    從街頭到巷尾,從門楣到牆縫,每一個角落都沾染著濃濃的節日氣氛,怨不得古人愛過節,因為每一個節日都是一次全民的狂歡,不似那一世,隨便買上兩個粽子吃就算過節了,該忙的繼續忙,該累的繼續累,該漂泊的繼續漂泊,該一個人的,繼續一個人。


劇情
主線有三:連續指導殺人案、大伯的好基友、燕七姊弟的身世。
副線是校園生活、綜武賽(燕七的箭技)、戰爭等等。

最令人稱讚的是,作者在埋梗時非常有誠意,埋的梗一定會挖,有些短線梗是幾話內可以發現端倪,有些是長線梗,例如在65章,提到崔大人要幫皇帝在千湖島上蓋別院來賞人,在293章的時候終於賞了出去。

因此重刷的時候,可以專注找梗,就像發現寶藏一樣有成就感!

而所有的副線跟主線最後會在結尾時收在一起,發現了一切的起始,所有主線都是基於某個事件而衍生的,就像編辮子一樣,慢慢地將所有主線副線編在一起,成了最終的事件。

劇情十分完整,感覺作者是架構好才開工,不會有邊寫邊埋梗最後還忘了收的突兀感,是有頭有尾架構完整的好作品。


感情
本書的感情包含親情、愛情、友情、恨意等等,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都寫得有理有據、絲絲入扣,甚至層層遞進。

例如男主對女主的感情,是從一開始的不打不相識>有好感>魯莽的少年情誼>受到打擊>昇華等,經過不同的事件,心理跟情感都在成長。

友情更不用說,不管是大伯跟他的好基友,還是燕七跟閨密、綜武隊熱血夥伴,扣緊本書中心主旨「青春跟同伴」啊!


人物塑造
這是篇出色的群像文,所有人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樣貌,甚至可以從對話中判斷是誰說了什麼,外柔內剛的陸藕、活潑重友誼的武玥、穩重值得信任的武五哥、前期小霸王後期成長為保家衛國真漢子的元昶、不愛說話一根筋蕭宸;燕家有蛇經病燕大伯、燕二痞子、溫文儒雅燕三叔、紈褲燕四叔、率真燕四少爺等等。

每個人都別具特色、栩栩如生,為劇情更加分!


綜武
本文最大的亮點,就是「綜武賽」這個設定,用象棋的玩法,創造了一種比武大賽,讓穿越女主箭技有發揮空間,營造了校園生活最重要的熱血場面。

書蟲最喜歡的另一個點是,雖然女主前世是強大神箭手,但穿越後,她並不是直接點滿技能成了神箭手。畢竟她穿越10年都沒碰過弓箭,還吃成了小胖妹,因此作者是透過綜武社跟射箭社的各種訓練,讓女主一步步取回前世的身體性能,最終成了世人認可的箭神!


總而言之,《恰錦繡華年》集熱血、懸疑、感情、戰爭等各種元素,保證好看,讓人覺得青春就是要盡情揮灑啊!書蟲的心得絕對連原書的1/100精彩都沒展現出來,求你一定要看!

(寫完這篇心得決定再去重刷一下)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